《玉堂春》学案3
- 资源简介:
约9450字。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单元概述
〔目标导航〕
1.理解“人情小说”的内涵,明确“人情小说”的特点。
2.学习鉴赏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及心理等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领悟选文中人与人之间的情味及由此折射出的现实世界的世态与人情冷暖。
〔内容概说〕
本单元共有两篇文章,第一篇是冯梦龙编辑的《玉堂春》,第二篇是曹雪芹的《情真意切释猜嫌》。《玉堂春》记叙了王景隆与北京名妓苏三的故事,二人私订终身,王景隆万金散尽后,被老鸨赶出家门,苏三受尽鞭笞之苦拒不接客,后被卖给山西商人沈洪,又被沈妻陷害,下在洪洞狱中,王景隆做了官后救出了苏三。本选文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玉姐解救贫困中的王景隆,激励他读书上进,并赠予金银助他还家;二是玉姐用计逼迫鸨儿写下赎身文书,以便为王景隆守节。
《情真意切释猜嫌》说的是在一个秋日阴沉的黄昏,两位女主人公第一次敞开心扉,说起悄悄话。至此,二人心心相印,情同姐妹。
〔赏析指导〕
本单元所选的两篇小说都是人情小说。人情小说的世界,是一个描摹芸芸众生的特殊空间。暴发户的铺张,世家子弟的奢华,风尘女子的果敢,贩夫走卒的侠义,大家族的内部纷争,小儿女的情感纠葛,繁盛与衰败,富贵与贫穷,清洁与混沌,有情与无情……虽然是过去的故事,其现实主义风格对于今天的读者仍然有着持久的吸引力。
人情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传奇的英雄、幻化的鬼神,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其中的故事,也不再是战争、武功甚至神魔斗法,而是趋向于平凡、散漫、没有多少激烈冲突的日常生活图景。因为不能“出奇制胜”,相关的细节描写也就增加了,这些细节涵盖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乃至心理刻画,以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诸如饮食、服饰、园林、市井、茶楼酒肆,无所不至。这种巨细靡遗的刻画,有时会显得拖沓冗长,但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从而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而大量的个性化语言,甚至方言俚语的运用,则使得一个个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物鲜活起来,跃然纸上。
赏析这类小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了解话本小说的发展史,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②熟悉原著的主要情节和伟大成就,做适当的扩展阅读和自主学习。
③以所选课文为主,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人物刻画、语言特点和叙事方法。
第五课 玉堂春
学习目标
1.了解本书的成书经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积累重点字词。
2.在自读过程中把握故事情节,能够在写作时运用细节描写及个性化的语言。
3.品味小说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感悟“世间只有情难朽”这句箴言。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冯梦龙,明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字犹龙,一字子犹,又字耳犹,别号龙子犹;又曾自称冯仲子。其室名墨憨斋,故常自题为墨憨斋主人。他用过的笔名,尚有姑苏词奴、吴下词奴、顾曲散人、前周柱史等,“三言”序曾分别署名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有人曾说古今文人别名之多者,无一人可比得上冯梦龙。
冯梦龙明万历二年(1574年)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弟兄三人都是文坛名人,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