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广西五市联考作文写作指津:权威习作导写:何必抑住鸿鹄志
- 资源简介:
约7410字。
广西五市联考作文写作指津:权威习作导写:何必抑住鸿鹄志
导言
广西10月份五市联考是广西规模较大的联考之一,此次联考目的是摸底高三学子,了解高三复习情况。以下是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做牙医的潘先生希望女儿不要走得太远,最好能在广州上大学。但女儿坚持要去内蒙古读书,她说:“离父母远一点,就可以早一点学会独立自主。”
材料二 王阿姨的女儿想填报中文专业,大学毕业后想做传媒体人。但王阿姨夫妇希望女儿能选择一个毕业后容易找工作的专业,比如师范专业。女儿抱怨说:“虽说照你们的意愿去做,我可能少走一些弯路。但你们根本不考虑我是否喜欢,你们不尊重我的理想。”
高考志愿填报,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孩子今后就业方向及人生道路的大事。但是,在填报志愿时,家长和孩子意见往往出现不一致的情形。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任务一: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在学校组织的高考志愿填报交流大会上,与你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任务二:假如你也面临志愿填报,经过反复权衡,深入思考,你终于做出来了决定,请你结合材料内容,给你的父母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志愿报考和认识。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材料解读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文字材料、写作指令和写作要求。
(一)关于文字材料
本题是由二则材料组合而成的,在审题立意时,需要学生寻找到材料间的逻辑联系,学生应对材料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材料间的联系与区别,求同存异,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再针对写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写作。
两则材料均是关于高中生填报志愿时,家长和孩子意见出现分歧的情形。符合当下现状,贴近学生生活,考生阅读材料后应该有所感悟。
第一则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是父亲想让女儿就近上大学。第二句女儿坚持要远离父母读书,为了更独立自主。这是家长和孩子的分歧所在,也提示考生此则材料的重点:父母关爱与子女独立自主的关系。
第二则材料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王阿姨的女儿想填报中文专业,毕业后做媒体人。第二句王阿姨想让女儿读师范专业类,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