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4110字。
【略读】 《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内容。
2.概括文章的主旨,探究文章的艺术手法。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1)张承志
张承志,1948年出生,回族,原籍山东济南,出生于北京,信仰伊斯兰教。1968年到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197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毕业后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在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从事北方民族史和蒙古史研究。1987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化部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退伍,成为自由撰稿人。散文集有《绿风土》(1989)、《荒芜英雄路》(1994)、《大地散步》(1995)、《清洁的精神》(1996)、《鞍与笔的影子》(2001)、《牧人笔记》(2001)、《音乐履历》(2003)、《粗饮茶》(2003)等。
(2)梁衡
梁衡,山西人,生于霍州,长于太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系,毕业后下放到内蒙古的一个小县城,和那个时代的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他没能专业对口,却阴差阳错地做了记者。从《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到现在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一条漫长跋涉的路。
梁衡是无意中闯入新闻界的,但他比大多数经过专业训练的新闻记者做得更好。作为一位新闻实践者,他能在没有新闻的角落里挖出惊心动魄的新闻(《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三部曲之一);而作为一位新闻理论家,他又能在微观、宏观新闻学领域都提出诸多引起新闻理论界争鸣和重视的创见(《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新闻三部曲之二、之三),这都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
梁衡像一匹冲出重围的黑马,这制胜的法宝其实并不在新闻本身,而在他的文笔和才气,你看他似乎把所有的激情都收入了他的散文集《人杰鬼雄》《名山大川》中。
梁衡又在无意之中成为一个伟大时代、伟大变革的参与者。他在风口浪尖上亲历了中国报海波澜起伏。他追求“就道理讲管理”,人们称赞他“是那种靠思想靠才气工作的高层官员”。他提出报刊的商品属性、报刊品牌战略、建设“三刊工程”、组建报业集团等新论点,并努力付诸实践,为中国报业现代化殚精竭虑。他是一位无可争议的主流作家、主流记者、主流官员,这种主流色彩与为人的低调,注定了梁衡行动多于语言,成不了社会新闻追逐的焦点,但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主流,在他的《继承与超越》一书中,我们可以追寻到他的这一心迹。
2.了解背景
(1)《汉家寨》
张承志作为一个在新时期文学中特立独行的“精神长旅者”,一直在散文中孜孜追寻着和执着维护着他所理解的生存理想与生存精神,这就是人道、人性、自尊、正义、平等等生存理想和血性、刚烈、牺牲、圣洁等生存精神。这集中体现在他所寻找的“三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