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5720字。
课时素养评价
四 蜀 道 难
(50分钟,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当:阻隔
B.青泥何盘盘 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C.所守或匪亲 或:有的(人)
D.以手抚膺坐长叹 膺:胸口
【解析】选C。或:连词,表假设。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③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
【解析】选D。①与④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与③都是助词“的”。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是否对偶。
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
【解析】选B。白居易不是盛唐诗人,应为中唐诗人。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 。 , , , 。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①固有的传统会有所增减直至发生变异
②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溶解的过程
③承载着历史的惰性力而又不随顺时俗俯仰
④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
⑤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
⑥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
A.③④②⑥⑤① B.③⑥⑤②①④
C.⑤①②③⑥④ D.⑤⑥④②③①
【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首句“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可知,此处是在讲传统的稳定性,和这个意思接近的应该是③,其中的“惰性力”和“不随顺时俗俯仰”,体现出了“传统的稳定性”的特点,所以③应该是放在第一个横线处;和③关系密切的句子是⑥,其中说的“天然生就的品格”是指③中的“惰性力”和“不随顺时俗俯仰”,所以⑥在③后面。根据后文“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可知,后四个横线处讲的是“更新”,即变化,所以第三个横线处与前面的句子应该是转折关系,⑤句是转折关系,②中的“吸收溶解”也是在讲更新与变化,所以和⑤的关系密切,因此第三个横线处和第四个横线处应该是⑤②,①是更新的结果,所以紧跟在②后面,正确的排序为:③⑥⑤②①④。
【名师点拨】
前后勾连巧排序
(1)明确文段的文体特点,然后根据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来理清写作顺序。议论顺序主要为总分、并列、对照(对比)、递进(层层深入)关系;说明顺序除时间、空间外,还有主次、表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