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3/26 8:22: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650字。

  第五单元
  11 谏逐客书
  学案设计(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能够了解此文发生的背景,以便理解文章写作主旨。
  2.在文本分析与分辨中,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论证方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艺术。
  3.在小组交流合作中,体会辩驳的力量,欣赏语言的优美。
  自主预习
  1.知人论世
  李斯(?—前208年),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拥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秦二世二年,赵高诬其谋反,李斯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秦代因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2.写作背景
  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的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
  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始皇不要逐客。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3.文体知识
  “谏……书”
  谏: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书:上书,古代臣向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从《文选》《古文辞类纂》这类通行的选本来看,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上行公文的范本。作为一篇不足千字(800多)的短文,流传两千余年,实在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说理文字。
  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上书、封事等等。
  “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时代的不同也有变化。“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如汉朝贾谊的《论积贮疏》,唐朝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等等。
  4.记字音
  缪公(   )   蹇叔(   )   殷盛(   )
  鄢(   ) 郢(   ) 成皋(   )
  膏腴(   ) 穰侯(   ) 太阿(   )
  纤离(   ) 灵鼍(   ) 外厩(   )
  傅玑(   ) 珥(   ) 阿缟(   )
  搏髀(   ) 黔首(   )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而陛下说之:“   ”同“   ”
  ②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同“   ”
  ③河海不择细流:“   ”同“   ”
  ④藉寇兵而赍盗粮:“   ”同“   ”
  6.指出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西并巴蜀,北收上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