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青岛5月模考)少年当怀家国志,坚守奉献是成功作文题
- 资源简介:
约3870字。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青岛5月模考)少年当怀家国志,坚守奉献是成功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1年2月25日张桂梅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她含辛茹苦、积极筹建免收费用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十二年来,她坚守在大山深处,拖着病躯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换来一千多名女孩的求学坦途,换来一千多个家庭命运的改变。
材料二:
张桂梅给她的毕业学生们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毕业以后不准回来。她说,一走不回头才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离开大山的孩子们,在大大山之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这在育才中学引发热议。学校拟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观点是“坚守比离开更重要”,反方观点是“离开比坚守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对对方的观点进行驳斥。
要求:自选立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青岛市2021届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题。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勇于探究 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以两则材料引发考生写作。材料一谈张桂梅坚守的意义,不但改变了一千多名女孩的人生,更是改变了一千多个家庭的命运,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材料二则是张桂梅教育并要求学生勇于离开,走出大山,开阔视野,赢得更加精彩的人生。针对“坚守与离开”这一问题,命题人所给的思考方向是:离开与坚守哪个更重要?考生要注意“更”字的提醒,不是非此即彼的排他,而是需要权衡、比较。考生应该辩证思考,在不同情境中、不同环境下,哪点更具有价值和意义。这是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也是考生联想思考的基点,不可脱离材料泛泛而谈坚守与离开的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要写的是一片辩论稿,写作对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