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慧眼读诗心——古诗赏读之角度与方法学案
- 资源简介:
约2370字。
张开慧眼读诗心
——古诗赏读之角度与方法学案
邝维煜纪念中学初一语文备课组谢穗玉
班别学号姓名
教学目标:
一、通过研读和探讨,总结归纳出古代诗歌的赏读角度与方法,以此指导今后的阅读,为解决考试甚至是中考中的古诗鉴赏题铺路;
二、通过品读诗歌,培养热爱古诗,热爱中华文化,乃至热爱伟大祖国之情。
教学方法:
阅读、提问、讨论、归纳。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诗的国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离不开读诗,那我们拿到一首诗,如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上广为流传的,还被一个小学老师谱了曲子唱的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小诗《苔》,我们拿到手后怎么去读它呢?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小结。
二、怎么读诗?
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小结。
三、阅读、讨论、赏析:
(一)、读以下诗歌(词或曲),以其中一首(阙)诗(词、曲)为例,思考:1、读本诗,你会关注些什么?2、你会从哪些角度(方面)入手?3、本诗写了哪些事物?4、本诗有无主旨句或名句?如无,哪个句子最打动你?为什么?5、哪个(些)词语令你印象深刻?6、本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或哲理?你是从何得知的?……老师只是提供一些思考方向,你自己还有补充吗?
1、观沧海
东汉末年/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