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7/15 4:59: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70字。

  别了,不列颠尼亚
  目标。
  1. 掌握新闻结构及特点,了解特写新闻。
  2. 鉴赏新闻语言,理解重点词语。
  3. 了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鉴赏新闻语言,体会语言内涵
  一.导语:毛主席讲话曾经在第一次政协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回首在站起来的过程中,我们有流血牺牲,有万里长征,有百团大战,也有人间温情,历经百年历史,中国的国土被割让,这是我们的屈辱,香港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缩影。今天让我们走入那段历史
  二.背景介绍。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各让九龙半岛。1898年出界,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土地及附属二百多个岛屿。后称为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表示收复香港的决心。最终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归还香港。
  三.文体介绍
  导入:这是一篇特写新闻:也称新闻速写。这类新闻的要求类似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小的消息文体。新闻的结构上可以分为标题导语,主体和背景。
  四:初读感知。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用笔标出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以及背景。(8分钟)
  提问学生,
  教师补充:导语第一段,主体中背景段落是第4.7.11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这个标题
  思考一,标题有何深意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1. 使用化用手法。话用毛主席写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这是在解放军攻占南京后,送个美国大使司徒雷登的一篇文章。
  2. 双关,表面指送别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深层含义是指英国统治在香港的结束。
  3. 别了,带有永别之意,常用在与人依依惜别的时候,这里的别了是永别的意思,措辞独具匠心。
  导语:我们来一同阅读导语,看看导语交代了什么内容。
  思考二,本文导语有何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