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7220字。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百年孤独(节选)》参赛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情节,着重分析乌尔苏拉这一人物形象。
2.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
3.在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的主旨。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分析了解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题目中“孤独”的意蕴,分析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
难点:
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
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去探求它的缘由。
二、写作背景
“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是马尔克斯其他一些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拉美文学共同的主题。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象征着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丁美洲的民族通病。
三、作者介绍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马尔克斯在外祖父家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他的外祖父是个退役军官,为他讲内战的故事,外祖母博古通今,为他讲许许多多的神魔鬼怪的故事。他说:“外祖母的魔幻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