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摘要】<br>
所谓创新,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己有的知识所提供信息的各种组合中选出最有价值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教育家刘佛年指出:“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提倡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br>
【关键词】 新课程 创新能力<br>
【正文】<br>
新课程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同时也是对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场变革,教育理念也需随之更换。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不再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本人以为对即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的新课程,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br>
一、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br>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br>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应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会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味的教学氛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