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案4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31 8:55: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只有第二课时,约6400字。
《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来透视人物的性格。
2.拓展延伸 ,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运用心理描写进行片断练习。
【教学重难点】:本文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应该知道,文学就是人学,小说是写人的艺术。当代文艺评
论家侯金镜先生说过:“文学如果不能描写出人的心理活动,就没有文学。”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大师们都十分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刻画。这一节课我们就重点探究一下《项链》一课的心理描写。
二、回顾与新授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小说的情节结构,欧亨利式的笔法和结尾的空白艺术。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两个,大家看一下大屏幕(展示多媒体)。
小说刻画人物的独特长处正在于作家运用心理描写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示人物的心灵世界。那么什么是心理描写及它有哪些作用,我们要先有个认识和整体把握。我们看大屏幕,简而言之,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
《项链》不仅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短篇小说,更是一篇揭露人
性弱点的一篇小说。其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精巧缜密,使之成为世界短篇小说苑囿的一朵奇葩。鲁迅先生生前就十分推崇《项链》,认为它“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达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要求具备的高度。”我们就从人物心理描写入手,进一步品读课文。本文有五处集中描写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心理的地方。(展示多媒体)
1.第一部分的七个“梦想”;
2.得到请帖后的复杂心理;
3.借项链前后的心理变化;
4.舞会部分的四个“陶醉”;
5.十年艰辛部分中的一个“回想”。
四、品读鉴赏
(一)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文章的开篇部分,一起来品读课文。
提问1:我们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她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如何呢?(抓住两个“小”字)这两个“小”字点明她属于哪个阶级?
生答:点明她出身寒微,属于小资产阶级妇女。
问题2:从本部分可看出玛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句当中可以看出来?
问题3:她心情不好,是因为她生活得过不下去了,还是她感到婚姻不幸福她丈夫不爱她?还是因为什么呢?(生答)
她的现实生活和梦想有着巨大差别与尖锐矛盾。(展示多媒体)
我们的女主人公的家境和现实生活如何?我们先看她的居住和穿戴;再看她的饮食方面如何;她雇佣的是什么样的仆人?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生读)
现实生活平庸、黯淡、穷困,她才感到痛苦伤心,为了派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