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两课时,约2420字。
《长亭送别》学案
高二语文组 柴二平 2006年5月28日
寄语: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的。
——福特
学习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
境界;
2、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探究主题的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结合时代背景,透视《西厢记》的爱情观,体会本文的进步意义。
学习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习难点:艺术形象崔莺莺的社会意义。
学习方法选择:
(1) 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感受,自己去鉴赏、评价;
(2) 比较阅读。通过和其他诗词比较的方式来领会课文唱词的绝妙之处。学习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理清课文思路,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1、《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场景?(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明确: ( 1 — 3 ) ( 4— 11 ) ( 12 —17 ) (18 —19 )
2、在“长亭饯别”场景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崔莺莺、张生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明确:
3、在“临别嘱托”场景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崔莺莺对张生的关爱与牵挂?
明确:
4、在《长亭送别》中,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她珍重爱情、鄙弃功名利禄的思感情?
三、精读课文
品读〔端正好〕〔滚绣球〕以鉴赏的眼光分析哪些词句最具有艺术表现力,最传神地表达了莺莺的情感?
1、〔端正好〕鉴赏点依照例句分析
例:紧 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
染
泪 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在鉴赏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留露的愁苦,请一位同学朗读。
环境描写起何作用?
明确:
哪两个字体现了情与景的交融?
明确:
2、 读[滚绣球]曲子,思考
找出体现莺莺心情的词句。
明确:
她的这种心情又通过哪些意象抒写出来的?
明确:马儿是张生的马,到达长亭的路也就那么长,而张生希望与莺莺多呆一会,而莺盈也希望与生多呆一会。读[叨叨令]曲子,思考并找出与《雨霖铃》有关词句相对应的曲词,试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