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4790字。
22.1 有嘉肴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句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由此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其中的为学之道。
二、作品简介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校制度乃至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本文
22.2 大道之行也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关于“仁政”的诗歌积累
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 ——李隆基《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杜甫《有感五首》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感遇》
时清政事少,日永直官闲。 ——徐铉《早春左省寓直》
二、作品简介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里的一段话。原文之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的。
三、知识链接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四、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