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张。
长 亭 送 别
1. 播放开头曲
2. 元杂剧 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记》(关汉卿 )
《西厢记》(王实甫)
《倩女离魂》(郑光祖)
《墙头马上》(白 朴)
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梧桐雨》(白 朴)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3.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十四种,现存《崔莺莺待月西厢下》、《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子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鲜彩云丝竹芙蓉亭》与《苏小卿月夜反茶船》各一折。剧作 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题材,描写男女爱情,刻画封建阶级叛逆形象。
4.《西厢记》故事演变
唐•元稹•《会真记》(《莺莺传》)
——崔莺莺性格软弱,屈服于命运;张生始乱终弃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男女主人公为争取婚姻自主,共同抗争;“才子配佳人”。
元•王实甫•《西厢记》
——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理想,突出双方纯真爱情;表现男女主人公反抗封建势力,追求婚姻自由的自觉要求。
[讲析:《会真记》只是唐代传奇,是一个3千余字的故事。其叙述了崔、张的爱情故事,但崔莺莺性格软弱,屈服于命运;张生始乱终弃。
《西厢记诸宫调》 诸宫调,宋元时期的讲唱文艺。《西厢记诸宫调》由十五个宫调153套曲子组成长达5万余字的长篇叙事诗。在故事中,虽然突出了男女主人公为争取婚姻自主,共同抗争,但他们的抗争有着浓重的封建意识。张生在追求中表现出“轻薄之嫌”,而莺莺则“专等凤冠霞帔”,他们对婚姻自由自主的追求的自觉性不高。故事只反映了“才子配佳人”的主题。
《西厢记》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下》,名称取自剧中“传简”一折中崔莺莺写给张生的一首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全剧由五本21折组成,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理想,突出双方纯真爱情;表现男女主人公反抗封建势力,追求婚姻自由的自觉要求。]
5-14.《西厢记》简介
惊艳、匪惊、赖婚、传简、赴约、赖简、佳期、饯行
[讲析:书生张珙在普救寺和前相国千金崔莺莺一见倾心。张珙为与莺莺亲近,寓居普救寺。叛将孙飞虎包围普救寺,要抢莺莺。老夫人当众宣布:女儿许配给退贼兵者。张珙挺身而出,写信请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相救。杜将军杀退孙飞虎,老夫人赖婚。张珙失望而病。莺莺在红娘的帮助下,毅然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老夫人知道后大怒,只好被迫允婚。但要张生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