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7270字。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清白话小说的特点,把握小说内容,体会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
2.学会抓住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4.积累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感受古今语言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外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了解本文层层铺垫的写作手法,体会小说作者的艺术匠心。
4.通过小说的学习,体会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预习字词,自读课文进行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作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节选自《三国演义》,它就是《三顾茅庐》。
二、预习检查
(下列各题,采用PPT的形式,括号内的内容,待学生回答完毕时,稍后显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拜谒(yè) 岂可相强(qiǎnɡ) 侥幸(jiǎo) 纶巾(ɡuān)
鹤氅(chǎnɡ) 汉室末胄(zhòu) 愧赧(nǎn) 谬(miù)
倾颓(tuí) 窃命(qiè) 殆(dài) 沔水(miǎn)
民殷(yīn) 存恤(xù) 箪食壶浆(dān) 鄙贱(bǐ)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yīn)殷实 (bǐng)屏除
殷 (yān)殷红 屏 (píng)屏风
(yǐn)殷其雷 (bīng)屏营
3.解释下列词语。
(1)拜谒:拜访谒见。
(2)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贯,贯穿,进入。
(3)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回避。促,靠近。
(4)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文中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5)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兵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6)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7)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经世,治理天下。
(8)思贤如渴:形容急于寻求人才的迫切心情。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9)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顿,立刻;茅塞,比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
4.词语辨析
如雷贯耳 臭名昭著
两词都有“名声很大,名声在外”的意思。“如雷贯耳”是指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有褒义色彩。“臭名昭著”是指坏名声人人都知道,有贬义色彩。
运用:
(1)历史上那一个个___________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2)___________的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成为千古罪人。
答案:(1)如雷贯耳 (2)臭名昭著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剧家,生卒年不详。据考订,一般认为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太原,生于杭州。大致生活在从元文宗到明太祖这一时期。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能代表罗贯中创作成就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罗贯中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