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前行路上的起点与终点”材料作文讲评
- 资源简介:
约4210字。
“前行路上的起点与终点”材料作文讲评
一、作文题目
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2020年底,“脱贫攻坚”历时八年,披荆斩棘,圆满完成目标。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
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世界。2021年。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计划。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
上述材料,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为主题,综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
二、审题立意
方法1:关键词+任务
方法2:扣字眼,读材料
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2020年底,“脱贫攻坚”历时八年,披荆斩棘,圆满完成目标。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
扣字眼的方法: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路”既实指“道路”,也可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
圆满完成目标”,意指我们不仅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在路上,而且要有实现目标、到达终点的信念与勇气,方能开创非凡的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
路是走出来的”,照应“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历时八年,披荆斩棘”,突出到达终点、实现目标的过程是艰辛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需要不畏艰险、勇敢卓绝的精神。
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是一种相信圆梦的信心与勇气。指材料中的“开辟了丝绸之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世界。2021年。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计划。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
“每个人都在路上”,指走在“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的路上的,是每一个中国人。
“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指出“一带一路”是以“丝绸之路”为“起点”,“乡村振兴”是以“脱贫攻坚”的圆满完成为“起点”,“终点”即新的“起点”。
上述材料,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为主题,综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
“立足当下”,是指考生在写作时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国家现状;
“面向未来”,是指考生写作时要有长远眼光,放眼未来,着眼全局。
“你”,指考场上的考生,即十七八岁的当代青年。这启示考生要在写作中体现一定的身份意识。
类似的起点与终点:神舟十二号结束了,但又是神舟十三号的起点;拉齐尼•巴依卡生命的终点,是下一代守护边疆的起点;高考是高中生活的终点,却是大学的起点。大学毕业也是如此;
哲理意义:辩证的历史观:环境、时代变了,终点变成新起点,起点不断走下去,也会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