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散文:赏析结构技巧
- 资源简介:
约6630字。
散文:赏析结构技巧
一、课程标准
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结构技巧
[题所在文本《挺拔之姿》见学案1“真题文本3”]
问: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1.审题。此题看似纯粹的语言赏析题,其实从题干中“末段”二字来看,也涉及结尾段的作用问题。
2.确定角度。这道赏析题应从内容、艺术手法和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作答。在艺术手法上,末段第一句和第四句构成对比;从内容上看,要关涉文章的主旨;从结构作用看,照应前文,收束全篇。
3.组织语言,分条作答。
【参考答案】
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
【解题指津】
解此类题,应做到“三看”:
1.看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对散文思路、构思的整体分析,绝少不了对线索的分析,因为线索对散文有重要作用:
(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2)结构清晰,情节集中;(3)揭示主题;(4)使行文富于变化。
2.看思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