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刷题能不能提高成绩?
- 资源简介:
约6930字。
高中语文刷题能不能提高成绩?
一、母题训练,从1到无限
母题,即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拟出的最具典型性的例题。通常具有高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这类题目数量不多,通常是任教多年的把关教师在其多年教学过程中,依据经验积累出来的。数量很少,但意义重大。
通常,如果一个学生能把“母题”做对,加以名师随堂精讲,语文能力就能有比较快的提高。所谓“触类旁通”,精练十几道母题,即能事半功倍地掌握高考核心技巧。
【母题回顾】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
【l】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2】禁:消受。
【例题精讲】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难度系数】0.2
答案:C
分析:
A选项,“无赖”就是“喜爱”,解释“韦曲花无赖”,正确;
B选项的意思是:哇!春天好美,作者头全白了,作者想喝酒,作者想享受春天,解释“家家恼煞人”,正确;
C选项无法从石角钩衣推断到夏天到了,内部逻辑不符,花开应是春天而不是夏天。不正确
D选项确实运用了反言,"恼煞人"反话是"爱死了人"正确;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