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1(3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0/17 14:45: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00+9140+7780字。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文化知识篇
  “四书五经”100个经典句子(二)
  《论 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文化知识篇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成语汇总(二)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三部分
  1.谨小慎微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篱下 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3.小家碧玉 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入不敷出 收入不够支出。
  5.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6.吞吞吐吐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7.沸反盈天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8.为所欲为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9.遍体鳞伤 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10.皮开肉绽 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11.胆战心惊 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3.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5.磨牙吮血 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16.杀人如麻 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17.千呼万唤 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18.切切私语 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19.珠盘玉落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20.整衣敛容 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21.秋月春风 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文化知识篇
  古代文化常识
  1.关于古诗与星宿
  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李商隐《马嵬》:“此日),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2.关于古诗文与纪时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中:见于《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更定:见于张岱《湖心亭看雪》。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见于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
  3.关于古诗文与节日
  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4.关于中国古代纪年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一前135)。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一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一1795年,历60 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