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
- 资源简介:
约4900字。
诗歌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
语言艺术,主要可以从2个方面着手:用语特点角度和语言风格角度。用语特点从小处切入,即字词和句子;语言风格则从大处品鉴,着眼于全篇领会其语言给人之突出心理体验,是全文给读者的一种心理上的体会。当然,整体风格也不开具体字句支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割裂。
用语特点
落脚点是词语,即词语有什么特点,可从词性、词义和搭配等角度思考。常见的词语特点有:
1、 感情色彩鲜明。即词语能够非常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的心理情感,如: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独、亦”字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和愿以一人之苦换万家之乐的宏愿。
2、 词类活用,生动形象。常见的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3、 叠词,朗朗上口,富有韵味,形象确切。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4、 拟声词,令人身临其境,渲染氛围,表达心情。如白居易的“霜草苍苍虫切切”,苍苍霜草,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
5、 形容词动词副词的精炼、生动。如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敲”,以有声衬无声,凸显了月夜的幽静,余韵悠长,可谓独具匠心。
6、 褒贬的活用(多见语言风格)。如杜甫的《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看似褒扬,实则讽刺。
7、 数词量词(少问),常见多虚指,妙用多妙在生动形象、营造意境、刻画形象和抒发情感。如李商隐的“一寸相思一寸灰”用寻常的“寸”写出了无尽的情味;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以“蓑”限定“烟雨”,是以“人”限定“自然”,完美地将自然风物人文化,烟雨是客观的、无情的,但“一蓑烟雨”是孤独而执拗的。
常见语言风格
(一)语言特色类――主要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