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型分类+列题赏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17 21:01: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630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型分类+列题赏析
  分析诗歌,需从标题、作者、注释、意象、画面(意境)、手法、情感等多角度出发,把诗歌读“透”。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诗歌,正确判断诗歌的题材内容类型和相对应的情感,是掌握诗歌题型的基础,诗歌的题型将分为:意境(画面)类,人物形象(意像)特征类,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类,语言赏析类——风格、“炼字”“炼句”,情感主旨类。有的评价比较题型也将从以上几种类型进行分析综合,多种题型都有共通之处,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一、意境(画面)类
  (一)常见提问方式
  1.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诗中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解题思路
  1.题型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即“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意象、画面、情感三个方面。
  2.解题步骤:
  ① 找出诗中的意象(景、物);
  ② 依据诗句内容,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由意象组成的画面——(语言优美);
  ③ 点明画面的意境特点,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等——(用词准确);
  ④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具体准确)。
  (三)答题模式
  诗中描写了    意象,描绘了    的画面(景象),(点明意境特点),表达了作者(体现了“主人公”)    的情感(心情,心境)。
  (四)例题赏析
  (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问:这首诗描绘怎样的画面,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描写了岳阳楼、洞庭湖、大雁、山峰、明月、云间、凉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画面,意境雄浑辽阔、飘渺优美,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登楼远望时,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之情。
  【参考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二)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答: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山峰、受降城、沙地、明月、芦管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下,月如霜、沙如雪,还传来芦笛哀音的画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