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00字。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
加西亚•马尔克斯
教学目标
1.梳理情节并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2.了解“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理解题目中“孤独”的意蕴,分析小说的主旨。
一、导入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你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
这些富含哲理的句子出自一部文学巨著——《百年孤独》。这部文学巨著被翻译了超过40多种语言。作者加西
亚•马尔克斯也因为它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由于他在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能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幻象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命与斗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部文学巨著。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二、名著导读
(一)知人论世
1.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
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
2.《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百年孤独》是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本书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了哥伦比亚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苦难历史。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存史为线索,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
(二)管中窥豹
活动一、自读课文,梳理课文情节
参考:
一、第1-2段:介绍马孔多镇的变化及主要的人物。
二、第3-6段:丽贝卡到来。
三、第7段:交代丽贝卡的恶习,以及家里人帮助她改掉恶习的经过。
四、第8-12段:“失眠症”袭来,布恩迪亚家族感染,并扩散向整个村子。
五、第13-14段:应对“失眠症”的措施,及影响。
活动二、理解魔幻现实主义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西方现代派文学产生于二十世纪,是继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之后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西方现代派文学主要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