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7450个字。
2006年七年级学年检测卷
语 文
(12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2006年6月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总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四部分,共8页。
2.请用钢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
得分评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面词语中有几个错别字,请先在格子里依次改变成正确的汉字,然后将你觉得自己易写错的字抄写在空格内。(4分)
蝉退 慷概 踌躇 嫉妒 污秽 瞬息万变 心潮澎湃 力挽狂澜 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锲而不舍 义愤填膺 人声鼎沸 丑陋不堪 呕心沥血
2.请以古今中外某一名人为话题,从1题提供的词语中选择至少4个写一段话。(3分)
3.根据句意和题目后的要求,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①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 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填一个字)
②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 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
我连一个字与说不上来。(填关联词)。
③当时,他(奥本海默)是美国 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填成语)
4.修改下列病句(就改在原题上)。(2分)
(1)从他家到颐和园,大概有10里路上下。
(2)花朵每天一换,经常保持着鲜艳,花使这暗淡灰气的房屋有了一线活跃和生机。
5.根据提示或要求写出相应诗句。(每小题1分,共计6分)
①《山中杂诗》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诗句是:
, 。
②《竹里馆》写夜寂人静,明月相伴的是: , 。
③《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
④《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 。
⑤《江南逢李龟年》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铺垫的是:
, 。
⑥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 , 。
得分评卷人
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9分)
6. 仿照下面的句式,自拟一个话题,写一组句子。注意:话题中心要明确,加点的词语在仿写中不可缺少,不少于60字。(3分)
我不知道家里人为什么要将我送到私塾里去,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私塾。也许是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梁家去了,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7.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桥梁,可我们眉山市各区县方言(土话),阻碍了人们的正常交往。请将下列句子中带点的方言改为普通话词语,直接改在此题的后边。(3分)
①这学期快煞角了,还天天晚上去上网啊!
②他赶紧把脑壳车过去。
③车子在路上扯拐,所以迟到了。
8.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 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逊,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 ”,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3分)
得分评卷人
三、古代诗歌文言文阅读与鉴赏(15分)
(一) 《论诗》 赵翼(5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9.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