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16(5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传统文化与志愿精神“升格导写.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静与动”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让厉行勤俭节约蔚然成风.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势,灵活地把握势.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他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docx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传统文化与志愿精神“升格导写
【题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志愿服务思想,应深入持掘和阐发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培育新时代志愿精神如何挖掘并将传统文化精髓注入“志愿精神”,是每个时代青年应深思的问题。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以“传统文化与志愿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开篇就是选取了习总书记的讲话: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希望。而对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列结构之前先总结一下志愿精神和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体现。
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成员个人身心完善的一种价值观
……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静与动”导写及范文
【作文材料】
现代文阅读Ⅰ谈及“诗画异质”时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阐述了“画和诗”与“静与动”的关系。其实,“静”与“动”还可适用于生活中的诸多方面。
请以生活中的“静与动”为思考对象,谈谈你的理解和认知。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
这是一则与阅读相关的作文材料,不过,阅读材料只是一个引子,真正想要学生思考与表达的在于后面的要求。“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材料中的话可以作文引出观点的内容,然后重点思考生活中的“静与动”的体现:分别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怎样指导生活。这也是作文行文的逻辑思路。
学生写作的重点应该放在“静与动”的内涵上和多角度分析“静与动”的原因,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
……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让厉行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左传》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3)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4)习近平主席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批示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写一篇演讲稿;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绝奢侈之气,扬节俭之风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绝奢侈之气,扬节俭之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奢侈与节约”这一对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今天就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以我之见,应绝奢侈之气,扬节俭之风。
扬节俭之风,是健康生活的必然要求。
请诸位想象如下场景:主人家请客吃饭时心想:必须多点菜,
……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势",灵活地把握"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孙子兵法》中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水能漂石,可见"势"的力量巨大。合乎"势",顺势而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举步维艰;因而,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势",灵活地把握"势"。面对不同的局面,有的人蓄势待发,有的人谋势而动,有的人乘势而上。
请结合资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审时度势,扶摇直上
登高山入竹林,观瀚海眺星辰,闻怒号听秋雨,知天易而逆天难。人力难以胜天,则顺势者方能独步行于九天之外。
隐者沉稳而谋势,修能以蓄势。
仍记一枕草席间,阅博书尝苦胆,最终越兵铁蹄踏破吴城。还记喧哗闹市中,屈身受胯下辱,览兵书日习武,终国士无双著兵仙之名。在逆势时修身养性,注于提升自己,自己以待势来。人生在世自有不称意之时,只需静待花开时,束散发而扶摇直上。
明者察局而蓄势,借风而谋势。
……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 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人的人,不是因为他多么想超越你,而是因为他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
作文原材料
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人的人,不是因为他多么想超越你,而是因为他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审题就是阅读理解,作文原材料“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人的人,不是因为他多么想超越你,而是因为他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表述得很清楚,为了拉近距离,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表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那些超越我们的人,并不是因为想超越我们,而是因为他想去那个最远的地方——这个最远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终极理想。
从理论上来说,你当然可以反驳命题老师:那些超越我们的人就是想超越我们,并不是想去那个最远的地方。但是在实际作文时,你最好别这样反驳,因为作文不是辩论赛,容不得你挑衅游戏规则本身,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