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80字。内容翔实,题型新颖。
《囚绿记》随堂练习
[原创] 福建 漳州 龙海四中 江子鱼 13799819785
一 积累生字:
瞥(pie) 徙 (xi) 涸 (he) 揠 (ya) 摺叠(zhé) 蕈(xùn)菌
二 整体感知:
1 根据课文内容填充:《囚绿记》的作者 原名 浙江天台人,现代 家
家。主要作品有 翻译作品有
等
陆蠡 陆圣泉 散文 翻译 《海星》 《竹刀》 《囚绿记》 《葛莱齐拉》
〈罗亭〉〈烟〉 〈鲁滨孙漂游记〉
2 本文”绿“是指圆窗外面长着的 “囚绿”是指
常春藤。 把两支常春藤的枝条囚禁在自己的居室里。
3 本文是一篇 的散文,作者借窗前的一株 来抒发情感,以
为线索。按 , , , 来组织材料。通过他 的故事,
抒发了 。绿色在文中象征
咏物抒情 常春藤 对绿的感情 赏绿 囚绿, 放绿 思绿 孤旅生涯中囚绿 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4 作者爱绿囚绿,为什么最后又要放绿?作者十分喜爱象征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绿色。为了让绿色和自己更接近,更亲密。因而它把两枝常春藤枝条牵进居室囚住这绿。借此来装饰我简陋的房间,装饰我忧郁的心。滋润一颗等焦了的心。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情和幸福,比喻忧悒的年华,要它为我做无声的歌唱。但常春藤是那样的固执,永远向着光明。在阳光照不到的环境中,它变得象生病的孩子。出于对绿色的挚爱,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被常春藤那顽强的抗争精神所感染,仿佛看到了呼唤光明与自由的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珍重的开释了着永不屈服的绿囚。
5 课文表达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文章交代的历史背景说一说 本文的历史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横行,所以作者写到自己“忧抑”的心情“忧抑”的年华。面对如此情景,作者永不屈服,所以借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来表达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之情,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6 作者因爱绿而囚绿,联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a)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其就象被囚的常春藤。结果出现病态,不能健康成长。(b )有些单位对人才管的太死,以至许多人才不能象千里马那样施展才能。
7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