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复习:诗歌手法之联想与想象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660字。
诗歌手法之联想与想象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诗歌手法之联想与想象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联想与想象的含义。
2.借助它来读懂诗歌,为解答诗歌鉴赏主观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联想与想象的含义
教学难点:
借助联想与想象来读懂诗歌,为解答诗歌鉴赏主观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互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俏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
“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毛主席在《送瘟神》
“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高尔基
二、定义
1.联想
联想是联系起来想。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1)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喑香浮动月黄昏。”
联想:林逋的同题诗中“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技。”
李商隐《忆梅》:“定定位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等。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联想:李白:“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
2.想象
想象是想出形象,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鉴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可抓住“生”和“挂”这两个动词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