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440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命题角度。
2、掌握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基本方法与规范。
【学习过程】
一、导语
宋人有诗云:“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是说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如今高考也要我们对精彩诗歌进行比较品评,而我们又如何能够起笔巧评章呢?
二、考情分析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命题者往往选取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进行比较。
这些相同或者相异之处就是命题角度。
三、学习任务一: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命题角度
学生活动1、如果你是试卷命题人,你会从哪些角度考查呢?
学生活动2、请从下列高考题设问中,总结高考考点
【2022年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2年全国乙卷】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0年高考课标Ⅲ卷】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019年高考课标Ⅲ卷】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2018年高考课标Ⅱ卷】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6年高考课标Ⅲ卷】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2015年高考课标Ⅰ卷】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14年高考课标Ⅱ卷】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小结:形象、语言、手法、感情
鉴赏小结:万变是四题——命题角度
(1)诗歌形象比较(意象、意境、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2)诗歌语言比较(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3)表达技巧比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
(4) 诗歌内容、情感基调、思想感情比较
学生活动3:请从试题中总结,考题常见提问方式
预设:一般从求同或求异两方面设题
(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给出一首诗词与课本所学篇目比较异同
(3)辨析一首诗词中的感情、手法等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