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2/18 17:0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送东阳马生序          课型 综合归纳课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意图   (简介法 10分钟)
  作者 宋濂(1310—1380)号潜溪,一生勤奋好学,幼时家贫,长借人家藏书苦读。因勤学苦读和才学渊博为当时文坛推崇。朱元璋统一后,受聘南京辅佐他,并参与制定明初诸大典,是明朝开国元勋。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地位相当于宰相。病死夔州。字:景濂。著作以散文为主。他与刘基、高启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有《宋学士文集》。《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辞官还乡后,赴京师朝见时写的。朱元璋统一后,最不放心的就是一批开国功臣。他采取最彻底的办法是杀。宋濂于是辞官,但朱元璋不放心,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让他进京朝见,以明心迹。《送东阳马生序》表面谈的是青年学生应该刻苦自励,实际上是歌颂皇帝给太学的学生提供了极其优越的学习条件,因此要学生努力学习报答皇恩。这样的文章皇帝看了高兴,学生看了收益,一举两得,用心可谓良苦。
二、分析课文:   (30分钟)
1、范读、规范字词:
2、分析课文
  第一自然节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写的是宋濂幼年时求学之难和用心专一。
  第一句话用“嗜学”奠定全文的基调。由此引出求书难;其次求师难;再次求学难。
  求书难,写出了作者当年抄书、借书的艰难。求师难,表现了作者尊师重道,虚心好学的精神,的确令人钦佩。由此可见宋濂在学业上有所进步,和他的勤奋学习、尊敬老师是分不开的。求学之苦,表明宋濂没有坚强的意志,是做不到课文中提到的那种地步的。然后作者写自己饮食、衣着在学生中是十分寒酸的。可是由于作者生活目的明确:来了是为了学习的,不是比阔气。所以在同学们面前,他既不羡慕别人,也不惭愧,反而“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从而表达了作者幼年时期勤苦的学习情况。
  第二节,写今之太学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这一段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在比较中突出结论。
  业不能有所精,学不能有所成,“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从而指明学习要取得成就,要靠自己努力,从而勉励学生学习。
  第三节: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意图。
2、写作特点:
  以记叙为主,描写、议论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的加以渲染和描绘,给文章增添了文采,并加以议论,点明自己的想法。
三、布置作业:
1、书后思考练习   2、自读单元知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