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3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16 21:21: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50字。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熟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欣赏本文的语言,探寻美点,体会自然美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三、教学设想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亡之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把对故国、对往事的怀恋都融入西湖雪后奇景之中,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诵读无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须贯穿始终;而诵读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特点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这是一种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要把它讲清楚。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寻求人生的启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对张岱是陌生的,因此,有必要对张岱的情况做简要介绍,让学生明白西湖奇景与游人之雅趣相互映衬,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文中所隐含的淡淡的哀愁。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品读法、圈点勾画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的两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作家梁衡所说的《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写西湖胜景的佳作,被称作是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岱的世界,去《湖心亭看雪》。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通茶艺茶道,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文学著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快园道古》等,还有史学著作《石匮书》。
  2.介绍背景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生活优裕,久居杭州。生性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张岱隐居于浙江嵊州市境内的四明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