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5350字。
论教养
教学目标
1.理顺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2.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3.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难点: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导入,资料助读,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走近作者。
(一)导入课文。
大家都知道,有教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与人交往中,“有教养”或“无教养”可谓好坏两个极端的评价。不过那么,什么样的表现是“有教养”,什么样的表现是“无教养”呢?其实,每个人对教养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怎样才能算是有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教养》这篇文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走近作者。
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前苏联、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二、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读一读,写一写。
贸然(mào) 涵养(hán) 恪守(kè) 允诺(nuò) 汲取(jí)
积淀(diàn) 遵循(xún) 箴言(zhēn) 妨碍(ài) 尴尬(gān gà)
优雅(yǎ) 俏皮(qiào) 自吹自擂(léi) 大发雷霆(tíng)
扭捏作态(niē) 矫揉造作(róu)
(2)注意易错字(括号中为错别字)。
漠不关心(莫)
(3)辨识形似字。
恪(kè)恪守 持(chí)自持
格(gé)格式 特(tè)特别
(4)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一意孤行: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也指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说标题。
提问:谁能解说下课文标题的含义?
学生答后,多媒体展示:
“论”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教养”是“论”的内容,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教养”两字是本文的论题。文题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论教养”,题目简洁,论题清楚。
(二)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