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16-21(6份)
- 资源简介:
第16周周测卷:期末专题复习——名著导读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
1.(2分)(2023吉林长春•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艾青诗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是中国现当代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B.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C.《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2.(2分)(2022甘肃陇南•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3.(2分)(2023贵州黔东南•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下面是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填入图中①②③④处诗篇正确的一项是( )
探访艾青的诗路历程
法国与归国 抗日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改革新时代
《芦笛》
《北方》
① 《旷野》
《刈草的孩子》
② 《年轻的母亲》
《启明星》
③ 《伞》
《镜子》
④
第17周周测卷:期末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测试卷
一、(15分)(2021•浙江金华•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低陕北石
刘成章
①陕北属于黄土高原,缘此,有些人便以为,陕北被黄土尽覆,没有什么石头。那是天大的误会。黄土只是陕北的肉,陕北哪会没有骨?陕北,是一条刚硬的汉子!
②在我国一代代传下的山水画里,莽莽苍苍翳翳垒垒,是不绝的山和山上不绝的石头。米芾曾跪拜石头,那是有缘由的。石头可以说是天下至尊。山岳丘陵,无一不是石头,而地球,也是石头,一块最大的石头。石头载土,载水,载风,载云,载众生,载着一部人类史,沉雄,坚硬,厚实,人在其间伸展性灵。
③陕北的石头含着雷电之光,粘着牛羊踩过的黄土,遍布山川,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摔在河谷,有的吊在悬崖,有的被树根紧勒。亿万年来,它们总是裸露在西北风中,大雷雨中,烈日的暴晒中。西北风、大雷雨、烈日,网织的深重苦难,教会了它们生存本领,也磨锐了它们的精神。它们陪伴着轩辕手植柏,它们是从葬原上、从古歌里长出的人类的脊梁。
④陕北的石头缺乏大理石的精细纹理,但那是一种粗犷霸气的美。它们刀劈斧砍的棱角,那刺破黄土层的棱角,只能用“毛辣”二字形容;它们原油流贯般的线条,那骨力感、顿挫感、节奏感极强的线条,除了天才画家,没有人能够描绘出来。那几笔确是不同凡响,画出了陕北石头的真魂,恢宏磅礴。
⑤宝塔山山根的石头,就是如此。几代青年初见它的时候,都激动得跳跃欢呼。这石头上的面和块,没有笔墨和宣纸之气,是铁打钢铸,是史前洪水的凝固。在这里,我多次赏读范仲淹题刻的八字隶书:“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既是小范老子自信和自豪的倾吐,也是他对这些石头的讴歌。这些石头所显露出的强劲力量,就是数万甲兵。若非如此,巍巍宝塔山,何以能被托起?其实,清凉山也是由石头托起的,石头给陕北的每座山都当了沉稳高雅的底座。
⑥延安的城墙不是用砖砌的,而是用石头砌的。感谢斯诺夫人,她曾为这城墙拍过照片。那时,厚厚的雪盖在城墙上,依然难掩石头的质感。而我,正是降生于她拍摄照片的那一年。我有幸且自豪。我最先看到的世界,是炕头上宠物一样陪着我的小石狮,然后是石床、石桌、石凳、石碾、石磨,还有明五暗四的石窑洞、石穿廊挑檐。上学时,我常走到清凉山下,见延河波浪拍古城。一块块就地取材的好石头,实
第18周周测卷:期末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测试卷
一、(12分)(2023•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人生因阅读而精彩》,回答各题。
人生因阅读而精彩
陈凌
①人生因阅读而精彩。
②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便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③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可见阅读的伟力。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认识,正是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使人气质卓然的香氛,灵魂康健的营养品。那些以书籍来附庸风雅,却不能与书籍独处的人,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而那些浸润书香,让心灵驶向广阔海洋的人,其人生则会因阅读而精彩。
④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心的丰盈。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⑤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杨绛先生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阅读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更丰富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
第19周周测卷:期末专题复习——课内古诗文阅读测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共88分)
(14分)(2023•四川广元•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翱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①远地,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麓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②也,弗难矣。
(节选自李翱《题峡山寺》)
【注释】①俦: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1.(2分)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第20周周测卷:期末专题复习——课外古诗文阅读测试卷
一、诗歌鉴赏(共20分)
(一)(4分)(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①孤身取二江②,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③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霸祖: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②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③《黍离》《麦秀》:西周灭亡后,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官殿成为长满禾黍的田地,作《黍离》诗哀之。商朝灭亡后,商纣王的叔父箕子路过殷商旧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作《麦秀歌》以示慨愤。二者都是哀国伤亡之辞。
1.(2分)诗的首联运用手法,揭示建都金陵的诸国兴亡相继,创业艰辛但难守成的历史现象,引发怀古之情。颔联中诗人认为国家遭遇灾祸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沉迷于“”(用诗中词语填空)。
2.(2分)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4分)(2023•湖南娄底•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①,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①渚:水中的小洲。
3.(2分)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
第21周周测卷:期末综合测试卷(A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8分)(2022安徽宣城•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①登高远眺,游目骋怀,收览四时美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那是春光里自然万物的勃发与娇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那是夏日里一阵暴雨不期而遇的前奏;“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那是秋天里无可言说的人生况味;______。
②大自然之生动,让人顿开máo塞。哪怕冰塞黄河、雪满太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我们立足岗位的认真和前仆后继的勇敢;于是,在艰难困苦之时,我们仍能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势向着远方前进。
(1)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顿开máo塞 娇嗔
(2)根据前面句子的句式和内容,在文中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3)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和修辞手法。
(4)划线的“仆”字的意思是( )
A.侍从 B.跌倒 C.放下 D.低头
2.(8分)(2023•四川广元•九年级统考期末)古诗文名句默写。
疫情中的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也许,我们会在行走时如温庭筠般感叹“因思杜陵梦,(1)”;又也许是在这样的秋夜,如杜甫般诉说(2)“,月是故乡明”。借用《水调歌头》的一句话,将思念化为祝愿(3)“,”。历史始终似前行的车轮,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4)“,”。我们须怀着乐观的心,始终相信李白《行路难》中的那句(5)“,”。那么,随时随地皆月圆。
(8分)(2023•云南楚雄•九年级统考期末)班级开展以“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3-4题。
3.在制作手抄报时,小文搜集并整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分别概括这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每则材料不超过25字)(4分)
【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