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11
- 资源简介:
约7330字。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类
1.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二、情景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顺势从中引申出“ , ”的道理。
(2)文章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 , ”经理教训。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 , ”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时防范之严。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话是:“ , 。”
(3)《燕歌行并序》用“ , ”两句写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
三、小阅读-课内
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相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5.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全文立论的根据,也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第三段连用问句,并寓结论于疑问中,之后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即本源在于“天命”。
C.篇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使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D.文章既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叙述事例,又引《尚书》论证,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首尾采用反问句,感叹中包含着肯定。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