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640字,答案扫描。
2023-2024-2高二 4 月学情检测试卷 高二 年级 语文 试 卷
总分:150 分 时量: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 题。
材料一:
阮籍《咏怀诗》多用比兴。比兴的价值,在于其能增进诗文的明白晓畅。屈赋深而不 婉,发愤淋漓,在于比兴的妙用。“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其志皎皎如此;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情切而意 显。屈原的遭遇如司马迁所言“可谓穷矣 ”,然其上下求索,穷且愈奋,从郢都华堂到汨 罗江畔,其疾愤惨怛的呼号,忿怼不容的刚烈,力酣气盛,不曾有丝毫隐曲。
屈赋抒写了战国时代昂扬的士人风貌。那是群雄并争、干戈纷扰的乱世,然而策士纵 横,指点江山,如锥处囊中,时时脱颖而出,又是士气高涨、精神自由的大时代。屈原与 楚王名为君臣,但在人格精神上,屈原自视为帝王的老师,而怀王初始也待他如师如友。 所以屈赋斥乘舆、 申己志、鸣不平,用“江离辟芷 ”“ 蕙茞菉葹 ”作比,用“善鸟香草 ” “飘风云霓 ”起兴。比兴,不只使他言而无隐,更帮助他抒怀言志,皎而愈明。
司马迁说屈原“ 穷矣 ”,阮籍也得一个“ 穷 ”字,并且因为“ 穷途之哭 ”更广为人知。 然而屈原在朝秦暮楚、楚材晋用的时代,天地四方,可任其游戏,未必真“ 穷 ”。屈原自 沉,是他“伏清白以死直 ”,与“ 穷 ”也没有多大关系。
与屈原相比,阮籍却是真“ 穷 ”!《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时率意独驾,不 由径路。车辙所穷,辄恸哭而反。 ”《晋书》倒还给阮籍安排了一条返路。实际上,阮籍 哪里有返路。他能像后代的陶潜“ 归去来 ”么?古今论者,只有李商隐“不须并碍东西路, 哭杀厨头阮步兵 ”,最为知音。
司马氏砍伐七贤逍遥的竹林,制成弥天盖宇的权杖。魏晋名士隐身失所,遁地无门。 上党李憙,在魏末屡拒辟招,司马师当政后,征其为从事中郎,朝夕便至。司马师怪而问 他,李憙说:“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晋书•李 憙传》) 司马昭继之,士人的气骨遭到进一步打压。退路是没有了,逼仄的门后,倒是留 了一条进路,弯身匍匐,便可过去。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怎么也弯不下身。阮籍“容貌瑰杰, 志气宏放 ”,但与嵇康的“孤松之独立 ”相比,还是少了些勇猛血性。他被迫弯下身。司 马氏联姻示好,他无力明拒,只好日日大醉,一连六十余日,躲了过去;《广陵散》弦绝 的次年,司马昭加九锡,公卿劝其登基,派阮籍写表文。阮籍拒无可拒,一篇写完,积郁 成疾,两个月后溘然长逝。
“一生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妻儿家室,是诗人最软的肋,阮籍怎能不低头?他成
功地在司马昭那里留下谨小慎微的印象,避开权杖森冷的锋芒。然而,阮籍终究是建安风 骨的传人,苦痛、抑郁、愤懑、悲哀、恐惧、迷惘……生命有多少道褶皱,《咏怀诗》就 有多少种滋味。
那是不能散发、也无从散发的滋味,阮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将它们层层包裹起来, 独自咀嚼。一方面,这百味杂糅,哪里能说得明白;另一方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 怎可说得明白。比兴,原为助明诗旨、畅晓诗意,而在阮籍这里,其用恰恰相反。《咏怀 诗》的比兴,是严酷环境中的软猬甲和烟幕弹。诗人既要表达自己,又要保护家小,既在 挣扎反抗,又在徘徊犹疑……那不是文学修辞,那是阮籍在阴霾中拨开的丝微缝隙,借一 缕天光,吐几口浊气。
(摘编自李翰《比兴的显与晦》)
材料二: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所 遵循的“ 比兴 ”之义,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实践。随着文学创作与文 学批评的水准不断提升,比兴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屈赋借助于比兴,呈现出“深而不婉 ”“发愤淋漓 ”的艺术效果,如以加高头冠、加 长佩带来表明自己皎洁的志向。
B.群雄并争、干戈纷扰,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并不见得比三国归晋、天下一统的魏晋时 代好过,所以屈原只能借自沉明志。
C.阮籍的“穷途之哭 ”是因为进退无路,后代的陶渊明却能够自由选择归去来,李商隐 称陶渊明来去无碍,可谓其知音。
D.比兴的内涵和外延均有变化,从最初具象类比的传统思维,改变为比兴方法所构成的 传统诗歌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司马迁有感于屈原的遭遇,说他困窘,其实他上下求索,穷且愈奋,其疾愤惨怛的呼 号,未必真“穷 ”。
B.楚怀王与屈原名为君臣,实则在精神上屈原自视为帝王之师,故而抒怀言志,不平而
鸣。
C.李憙在弥天盖宇的权杖打压之下,不得不从隐居之所匍匐而至,这是洁身自处的士人 们唯一可选的路。
D.有着勇猛血性的嵇康不愿屈从于司马政权,以孤松独立的姿态,从容赴死,其名曲《广 陵散》从此弦绝。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文中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3 分) (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卫风•氓》)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难》)
C.“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离骚》)
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 比兴 ”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
5.屈原和阮籍在运用比兴上有何区别?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9 题。
流年似水
聂鑫森
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 一个大红封皮的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
流年巷弯弯曲曲,像是一条窄窄的湍急的溪河,流走了无数个春朝秋夕。当度若飞的 目光触摸到“流年巷 ”的巷牌,他真切地听到“流年似水 ”的哗哗声。他呱呱坠地时,在 一家铁道工厂当工程师的父亲,从乐府诗“关山度若飞 ”一句中,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