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5/5 16:47: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00字。

  “苦”字背后的深意
  ——《卖炭翁》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2、品析描写,感受诗人的悲悯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
  初中以来,在课本上有几位令我们影响深刻的老人:熟能生巧的卖油翁;经验丰富的老河兵;坚持不懈的愚公。今天我们一同随着白居易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一位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
  集体读一遍诗题,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一位买炭为生的老人。读到了人物的职业与年纪。
  读懂诗歌
  (一)自由朗读,初读体会
  1、读第一遍,读准字音。
  正音:鬓(bìn)  辗(niǎn)   骑(jì)  敕 (chì)   叱( chì)
  2、读第二遍,节奏鲜明。
  朗读指导:
  两行一句,一句之间要读得连贯一些,两句之间稍作停顿,要读出古诗的韵味。
  注意语速的快慢舒缓
  3、读第三遍,读出感情、
  在文字中体会到人物的心情,想象出相关的场景、画面,然后通过朗读的节奏表现出来。
  (二) 读诗知苦,细读品味
  朗读课下注释一: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读原文,抓住细节,小组合作探究,说说卖炭翁“苦”在何处?
  明确:
  (1)地点偏远:“伐薪烧炭南山中”,“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
  (2)外形憔悴:“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苍苍译为“灰白”,与“黑”形成对比,刻画出卖炭翁长期遭受烟熏火燎、疲惫憔悴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
  (3)生活艰辛: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营,“谋求”。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一问一答,反映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困”困倦疲乏,“饥”饥饿,从清晨走到中午,写出了路途的遥远与艰辛,卖炭翁的疲累及处境的艰难。
  (4)心理矛盾:“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便能多卖一点炭钱。
  这种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和生活的艰辛,体现出作者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可怜一词”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