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3810字。
写作 学 习 改 写
设计说明
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在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改写文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设计了此课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和基本特点。
2.通过改写文本,掌握改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能在把握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融入自身独特的阅读感悟,通过适当的扩写和缩写进行改写。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改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引导学生在把握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融入自身独特的阅读感悟,通过适当的扩写和缩写进行改写。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课内古诗、古典小说。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情境
学习改写是我们现阶段需要具备的能力。只要掌握了改写的原则和方法,我们就可以将课内外古诗词加以想象,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既可以提高表达能力,又可以丰富精神内涵。今天,我们来学习改写。
二、预习任务
1.回顾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张继的《枫桥夜泊》。
2.准备作文本。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黄庭坚的词《瑞鹤仙》,将之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相比,初步了解改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形式。 整体感知。
阅读黄庭坚的词《瑞鹤仙》,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进行比较,独立思考,并完成探究任务。
瑞 鹤 仙
[北宋]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基本要求:要忠实于原文,不能更改原文的主题思想和主要人物形象。
常见形式:(1)改变叙事视角,也就是改变人称,如人称间的转换。
(2)改变语体,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要把文言语句改成日常语言。
(3)改变文体,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拍电视剧的前提就是将原有的小说改成剧本。 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了解改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形式。
四、学习任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