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680字。
江汉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A 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怠慢 欺侮 归省(xǐng) 撺(cuān)掇 B. 晦暗 严峻 褶皱(zhě) 销声匿迹
C. 燎原 羁跘 蓦(mò)然 戛(gá)然而止 D. 追溯 山麓 幽悄(qiǎo) 缄(jiān)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C.羁跘——绊, 戛(gá)然而止——(jiá);
故选C。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白居易十五六岁时,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 。一经顾况吹嘘,这首诗便被 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 ;第二是随气候转移,春风一到,芳草就 了。
A. 重视 传诵 回环 苏醒 B. 赏识 传播 循环 觉醒
C. 重视 传播 回环 觉醒 D. 赏识 传诵 循环 苏醒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赏识”的意思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通常用于对人才或作品的认可。“重视”意味着对某事物给予高度的关注或重视,但不一定包含赞赏的意味。结合语境,顾况对白居易的诗作是高度赞赏的,因此“赏识”更符合这里的意思;
第二空:“传诵”意味着广泛诵读和传播,通常用于文学作品或经典之作,强调诵读和口头传播。“传播”是一个更广泛的词,可以指任何形式的信息传递,不限于诵读。在这个语境中,顾况的赞赏使得白居易的这首诗被口头广泛传播,因此“传诵”更为贴切;
第三空:“循环”指的是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过程,常用于描述周期性现象。“回环”虽然也有循环的意思,但更侧重于事物在形式或结构上的反复,不太适用于描述时间的周期性变化。语境中提到的是芳草荣枯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循环”更为合适;
第四空:“苏醒”指的是从昏迷、沉睡或静止状态恢复到活跃或清醒状态,常用于描述植物在春天的复苏。“觉醒”通常指意识或认知上的觉醒,强调从无知或错误的认识中清醒过来。在这里,描述的是春风到来后芳草恢复生机的状态,因此“苏醒”更为恰当;
故选D。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借船,划船,看戏,厌戏,偷豆,吃豆。这一出出“好戏”,至今还在作者的心中上演。
B. 陕北口语入诗,自然淳朴接地气,直白热烈地彰显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
C. 吴伯箭那时为什么写作?到底想写什么?写了给谁看?他想得很少,也想得简单、肤浅。
D. 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藏在世界的角落,不作声,不耀眼;你需要俯下身,才能发现它们。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借船,划船,看戏,厌戏,偷豆,吃豆”这些都是主语“这一出出‘好戏’”的具体内容,意义未完之语尾应使用逗号,故“吃豆”后边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A。
二、课内文言文(每小题4分,共12分)
4. 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具答之 具:详细 B. 斗折蛇行 蛇:像蛇一样
C. 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 D. 珠可历历数也 可:大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D.珠可历历数也:佛珠能够一颗一颗数得清楚。可:可以;
故选D。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B. 能以径寸之木 之:的
C.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而:但是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为了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