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7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13 21:11: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960字。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评估
  语文
  下册第一、二、三单元
  注意事项:共三大题,17小题,满分120分,作答时间150分钟。
  一、读??书(12分)
  【书法  笔墨里的博雅气韵】
  1. 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晋城皇城相府,以其独特的文艺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皇城相府的楹联有很多,大多深有寓意。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联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A.字体端正严谨,苍劲有力,此联是相府主人陈廷敬为学做官的真实写照。
  B.字体一波三折,虚和雍雅,体现出皇城相府的文化氛围和悠久历史。
  C.字体行云流水,大小兼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道出修身求学的道理。
  D.字体结构简省,状似连珠,意为做人要勤反思,有错就改,苦求学,注重积累。
  甲:(     )  乙:(     )
  【答案】    ①. A    ②. 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作品鉴赏。
  楹联甲:“河汾礼乐四季忧民日,海岳文章千秋报国心”,这是陈朝敬故居晋城皇城相府上悬挂的楹联,是对这位帝师名相的生平概括。陈廷敬在朝期间,历任康熙皇帝经筵讲师,刑部、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编撰总阅官。因清朝沿袭明代旧制,未设宰相一职,做为皇帝枢密内阁大臣,文渊阁大学士就相当于辅佐朝政的宰相。陈廷敬一生位居帝师明相,深受康熙信任和倚重,曾获康熙“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的最高评价。此楹联书写,点画齐备、笔画工整、规矩有法度,是楷书。
  楹联乙:“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出自清朝纪昀的对联,意义是说明做人难、做学问也难的道理,意思是人生的过错就像秋天的野草,一面铲一面生,怎么也清除不净;学习的成绩如同春天的薄冰,一边结一边化,怎么也积累不厚。作者用两个比喻,生动地说明做人难、做学问也难的道理,令人深思。此楹联书写,如“行云流水、舒展有型,是行书。
  故甲乙两处分别选A、C。
  【诗文  文字中的美好境界】
  2. 古诗文以美妙的旋律和独特的魅力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课堂上,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城头水边??赏景骋怀”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在水边,有别样风景入眼,有细腻情丝在心。
  小宇:“关关雎鸠,(1)______。(2)______,君子好逑”,水边雎鸠鸟和鸣,引出爱慕之情。
  小文:“气蒸云梦泽,(3)______”,水边烟波浩渺,令人心弦震撼。
  小美:“微君之故,(4)______?”“微君之躬,(5)______?”露水和泥水,皆是不能回家 见证,埋怨尽在其中。
  主持人:在城楼,有不同想法在胸,有万千情意想诉。
  小德:女子在城头久候恋人,“(6)______,在城阙兮。一日不见,(7)______!”望眼欲穿,急盼中有矜持。
  小智:王勃在城阙下送别友人,“城阙辅三秦,(8)______”,将目光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情意深厚;“(9)______,(10)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乐观旷达,宽慰中有期望。
  【答案】    ①. 在河之洲    ②. 窈窕淑女    ③. 波撼岳阳城    ④. 胡为乎中露    ⑤. 胡为乎泥中    ⑥. 挑兮达兮    ⑦. 如三月兮    ⑧. 风烟望五津    ⑨. 海内存知己    ⑩.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洲、窈窕、撼、达、己、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读??思(38分)
  (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校开展了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意义大家谈】
  3.
  孩子读经典有三个好处:一是开发少儿的记忆力。二是打好语文基础。三是提高少年儿童的道德修养,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永光 只要是中国人,不论你会背多少诗,在成长过程中总是有诗词记忆的。幼儿园至少都接触过“鹅,鹅,鹅”,接触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国诗词大会》很容易唤醒我们的成长记忆,继而形成一种文化共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 教学古诗,基本方法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渐染。我幼时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背得烂熟但不懂,长大了才知道,一时弄不懂,以后才明白,是阅读中常有的事。
  ——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刘国正
  同学们分享了以上名家谈古诗文的相关资料。请参考示例,写下你的感言。
  示例:学习古诗文,开发记忆力,打好语文基础,提升道德修养。
  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学习古诗文,唤醒成长记忆,受到熏陶渐染,形成文化共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
  名家访谈针对古诗文的阅读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徐永光认为孩子读经典,学习古诗文有三个好处:一是开发少儿的记忆力。二是打好语文基础。三是提高少年儿童的道德修养。郦波认为儿童读古诗文,会形成诗词记忆,长大后会形成一种文化共鸣。刘国正则认为教学古诗,基本方法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渐染。结合以上观点及你对古诗文阅读的理解,参考示例“学习古诗文,开发记忆力,打好语文基础,提升道德修养”,仿写感言即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