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小题,约6710字。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初三语文 2005/11/9
命题人: 纪建堂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18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相应的方框中。
题号123456789
答案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泠泠淙淙(zōng) 阴晦(huì) 焙烧(bèi) 打盹(dǔn)
B.惬意(qiè) 栈桥(zhàn) 腻烦(lì) 汲水(jí)
C.地壳(qiào) 褒贬(bǎo) 颧骨(quán) 斛子(hú)
D.玲珑剔透(tī) 五行缺水(xíng)恣睢(zì) 晦塞(sè)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小溪怎么样了呢?一半溪水另觅路径流向一边,另一半溪水流向另一边。
B.你不妨这样问一句:“这一带的山真绝啊,都有个名儿没有?”那船家准会说,“怎么没有?每个名儿还都有来历呢。”
C.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全新的载体可以 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
(2)只有科学 禽流感的活动规律,才能有效扑杀它。
(3)她就是小说中女主角的 。
A.激活 监控 原形 B.激发 监测 原形
C.激活 监测 原型 D.激发 监控 原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家对王教授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之言。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C.只有党员干部为政清廉,带好了头,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D.三年漫长的生活,如白驹过隙一般,在我苦苦的企盼中终于结束了。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秀丽的湖山和丰富的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
B.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
C.专家呼吁尽快淘汰二冲程燃油助力车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画山绣水》都是优美的散文,都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
B.《学问和智慧》是议论文,阐释了“学问”与“智慧”的不同内涵及相互关系,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重视能力培养。
C.《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写景抒情散文,表达的政治理想分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与民同乐”。
D.《故乡》、《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我的叔叔于勒》都是小说,作者分别是鲁迅、老舍、叶圣陶和德国的莫泊桑。
二、阅读分析题(44分)
(一)(7分)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二)(10分)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①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罪在谒者也。且谒者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注:①谒,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