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同步练习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中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30 20:19: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040字。

  9.《屈原列传》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在此之前我们只有《诗经》一类的民谣,而且都不知道谁是作者。作者的人格既少表现,所以作者不为人所重视,也不会使人发生兴趣。屈原是第一个改变了这种趋势的人,他使得诗坛上从此有了诗人,他在诗之外争取了人的地位;人不仅是诗的材料,而且人本身就是诗——这就是屈原首次带到诗坛的事件。
  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上;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要比那些作品更集中、更明快。历史上无数的诗人正是为这个追求而努力,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都因此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从那些作品里认识了诗人之后,诗人便成为一首无言的诗;我们因此感觉到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更明快、更无尽的力量。这人格是一切诗人共同的向往,诗坛才成为一个人生的修炼所。
  【语段二】
  屈原伟大的人格,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在这些光芒当中,屈原所受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的,毋宁说更是感情的。有人以为屈原是儒家。然而孔子所最崇拜的周公,屈原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过;孔子所最提倡的中庸之德,屈原更是背道而驰。屈原与孔子性格完全相反,然而屈原却与儒家的另一个思想家性格相投,那便是孟子。
  孟子的思想形态是“浩然之气”。而屈原所谓的“中正”,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屈原的“与天地兮比寿”,便是孟子的“塞于天地之间”。而屈原与孟子因此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的出现标志了“诗人”这一概念的产生,他改变了诗歌作者不被重视的趋势。
  B.屈原与孟子在理智与思想上不一定相同,但是他们性格相投,都拥有真诚的情感。
  C.屈原的《楚辞》及其伟大人格影响了先秦后独有的文化高潮——灿烂的盛唐文化。
  D.屈原对于污浊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哲学思考中的理性成就了他的伟大。
  2.下列关于诗人人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论是提起屈原,还是提起屈原的作品,后人会更集中地想起其伟大崇高的人格。
  B.优秀的诗人本身就是一首无言的诗,读者通过作品认识诗人能感受其人格的存在。
  C.陶潜、李白、杜甫像屈原那样追求在作品中表现伟大崇高人格,对后世影响更大。
  D.诗人的人格具有一种明快而无尽的力量,这力量能唤醒向往真理、追求觉醒的人。
  3.下列《屈原列传》中有关表述,不能直接印证本文中屈原“伟大的人格”的一项是(   )
  A.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B.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C.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D.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4.语段二为何要提到孔子、孟子、荀子、庄子?请依据文本简要说明。
  5.影响屈原伟大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条梳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