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双文本阅读精练
- 资源简介:
约9100字。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双文本阅读精练
一、(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果园里
〔英〕伍尔夫 卞之琳译
来兰达睡在果园里,躺在苹果树底下一张长椅上。她的书已经掉在草里,她的手指似乎还指着那句:“Ce pays est vraiment un des coins du……”(法语。说到充满女孩子笑声的国家,这里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之一,)
仿佛她就在那儿睦着了。她手指上的猫眼石发绿,发政瑰红,又发枯黄,当阳光滤过苹果树照到它们的时候。于是,微风一吹,她的紫衣起涟漪,像一朵花依附在茎上;草点头;一只白瑚蝶就在她的脸上扑来扑去。
她头上四尺高的空中挂着草果。突然发一阵清越的喧响,仿佛是一些破铜锣打得又猛,又乱,又野蛮。这不过是正在合诵来数表的学童,被教师喝住了,斥骂了一顿,又开始诵乘数表了。可是这个喧响经过来兰达头上四尺高的地方,穿过草果树枝间,控到牧牛人的小孩子,他正在摘篱笆上的黑莓,在他该上学的时候,使他拇指在棘刺上刺破了。
接着,有一声孤寂的号叫——悲哀,有人性,野蛮。老巴斯蕾,真的,是泥醉了。
于是苹果树顶上的叶子,平得像小鱼抵住了蓝天,离地三十尺,发一声凄凉愁惨的音调。
这是教堂里的风琴奏“古今赞美歌”的一曲。声音飘出来,被一群在什么地方飞得极快的鹅鸟切碎了。米兰达睡在三十尺之下。
于是在苹果树和梨树顶上,离睡在果因里的米兰达三十尺高的地方,钟声得得,间歇的,迟钝的,教训的,因为教区里六个穷女人产后上教堂感思,教区长谢天。
再上去一点,教堂塔顶上的金明(风向标兼装饰品),尖声一叫,从南转东了,风向转了。它嗡嗡地响在旁的一切之上,下临树林、草场、丘陵,离睦在果园里的米兰达多少英里。它刮向前去,无目,无脑,遇不着任何能阻挡它的东西,直到转动了一下,它又转向南了。
多少英里之下,在一个像针眼儿一般大的地方,来兰达直站起来,大声地嚷:“噢,我喝茶去怕太晚了!"
【注】伍尔夫,英国女作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女性主义的先锋,许多作品中贯穿着女性与自然融合的思想。
文本二;
初夏
—夜读伍尔夫《果园里》•任海青
你知道在那里有个夏天
在烷蜒的路的那一端
越来越深的绿
彻夜鼓噪的虫鸣
白蝴蝶,扑来扑去
以及,神经质的含益草的复叶
雨水也将终日奔腾
像那干燥的风
灿灿的苹果在果因里。摇曳
米兰达睡觉的长椅
离树上的苹果四英尺
从她手中滑落的书在草地上
不,在你手上
打开的相同的那一页
一句法语收敛在琴匣里的光
而现在,路标指向一条溪流
你踩着夏天的边
顺着伍尔夫的手指,
游过优雅的疯癫的草木。潜入到
苹果花碎了满地的果图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果园为中心展开叙述,描写果园里的自然环境和果园周围的社会环境。
B.作者采用意识流手法,将人物、植物、动物的片段编织进主角的退想里。
C.“一只白蝴蝶就在她的脸上扑来扑去”,这一细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D.“针眼儿”一般大的地方写出了米兰达在博大的宇宙间内心世界的渺小。
7.关于文本二与文本一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海青敏锐地捕捉到“白蝴蝶”意象,与虫鸣、含羞草、雨水等营造了与散文一样的意境。
B.诗中再现了散文中的米兰达躺在苹果树下睡觉书滑落于草地的场景,写出了她的惬意闲适。
C.散文中老巴斯蕾孤寂的形象在诗歌中被刻意回避了,米兰达的内心世界变得单一失色。
D.诗歌创作源自《果园里》,又在最后一小节如“路标”一般引领读者走进伍尔夫的散文。
8.文本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描写角度也不相同,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9.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两个小题。(6分)
(1)赏析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2)解读文本二中画波浪线诗句的含意。(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至9题。
文本一:
蓝 眼
冯骥才
古玩行中有对天敌,就是造假画的和看假画的。造假画的,费尽心机,用尽绝招,为的是骗过看假画的那双又尖又刁的眼;看假画的,却凭这双眼识破天机,看破诡计,捏着这造假的家伙没藏好的尾巴尖儿,打一堆画里把它抻出来,晾在光天化日底下。
这看假画的名叫蓝眼。在天津卫锅店街裕成公古玩铺做事,专看画。蓝眼是他的外号,来.源于他的近视镜,镜片厚得赛瓶底,颜色发蓝,看上去真赛一双蓝眼。而这蓝眼的关键还是在他的眼上。据说他看假画,双眼无神;看真画,一道蓝光。
这天,有个人来到铺子里,手拿一轴画,外边的题签上写着“大涤子湖天春色图”。蓝眼看似没看,刷地一拉,疾如闪电,露出半尺画心。这便是蓝眼出名的“半尺活”,他看画无论大小,只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