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23
- 资源简介:
约3810字。
《黄河颂》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学年的过渡,已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随着年龄、知识、生活阅历的增长,他们的眼界开阔了,个性更加鲜明了,求知欲、表现欲增强了,学习中更加强调“我”的色彩,主体意识、理性思维、评判能力等也随之增强,为在较高层面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教学设计上不能不顾及思维上的启迪和能力上的提高。教学就要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走自己的路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就必须根据学情营造出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它也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思想
按照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阅读学习内容以视听多媒体方式呈现,达到整合资源、优化课程结构的目的。播放课件《黄河颂》歌曲,激发情感,引发兴趣,调动学生视听愉悦,激发学生情感动机。教师课前深入了解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通过与历史课整合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多媒体资料,感受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激情。
课程资源
鸿合智慧黑板、PPT、平板
信息技术创新运用
1.《黄河颂》《保卫黄河》的音乐视频,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在线查找黄河的现状,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
3、拍照上传自己的学习成果、评论区各抒己见,达到了很好的交流共享目的。
教学方法与工具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美点寻踪法 4、延伸拓展法
预习任务
了解写作背景;查找有关黄河的知识
教学安排
一、 导入新课
“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再苦再难,一起顶着!”这是一个能让人瞬间泪崩的条幅。它代表着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2020年2月9日出发了。这些“逆行者”,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带着黄河母亲的殷切期望,义无反顾,踏上征程。共克时艰,你我同在,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黄河再次敞开自己的胸怀,给了我们博大的爱。也激励着中华儿女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请欣赏《保卫黄河》。
二、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感受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领略诗歌内涵,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提升欣赏品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四、资料助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视频,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2、关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