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900字。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基础??运用(24分)
班级开展主题为“聚焦热点,从实践中学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和平发展】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6分)
202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瑙鲁外长安格明举行会谈并签署了联合公报。即日起,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国与瑙鲁外交关系的恢复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______的历史潮流,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中国外交的灵hún( ),它早已______在中国人的血脉深处,渗( )透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智慧。新形势下,必须坚持______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渗( )透 灵hún( )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无可比拟 扎实 统筹 B.不可阻挡 根植 统筹
C.不可阻挡 扎实 完善 D.无可比拟 根植 完善
(3)小兰同学为这次活动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右图),这幅作品的字体是______。(2分)
【交流互鉴】
2.2024年3月28日,第二届“甘肃对话”丝绸之路可持续旅游研讨交流会在兰州成功举办。为了解“丝绸之路”,小兰同学搜集了一篇短文,请你阅读并完成(1)~(2)题。(4分)
回首往昔,伟大的丝绸之路从张骞的眼眸深邃处向西延伸开去。此后,这条连通中西的干线上,商旅不绝于途,使者相望于道。多元的文明随人群涌动,在古道上交汇涤荡出绚烂涟漪。正是有了古丝绸之路,东西方彼此拥抱开放,才造就了多元文明百花园的盛景。眼下,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新时代深入推进。延续千年的交融之“道”□正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民心相通带来深远、积极的影响。
古道悠悠,驼铃如歌,悠扬的铃声仿若千年来从未飘散。千年前随驼队而来的胡麻、胡萝卜、葡萄等早已在中国大地扎根,丝绸和瓷器上的东方美学始终在激发西方人关于中国的浪漫幻想□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道”,穿古越今,向未来绵延。
(1)依次填入语段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 B. ,—— 。 C.。 。 , D., 、 。
(2)下列选项中,与语段画横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B.智慧如宝石般珍贵,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打磨和雕琢才能显现出其内在的价值。
C.狼烟四起是历史,浩浩烟波是历史,兰亭古墨是历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是历史。
D.哪怕他们身处逆境,不也是这样坚定向前吗?
【汹涌不息】
3.黄河水奔腾不息,滚滚浊流如同上天赋予兰州的一条血脉。千百年来,兰州人依靠黄河生活,黄河也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兰州人,是兰州人民的母亲河。小兰撰写了一份发言稿,请你阅读,请阅读并完成(1)~(3)题。(7分)
黄河文化中勇敢坚忍、不怕吃苦的品格,积淀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当今的中国青年,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表面上看,“吃苦”在年轻一代认识世界的词典里,似乎不再占有主要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人们克服困难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是一致的,无论是立足于知识社会之需,还是着眼于培育国民素质,艰苦奋斗的精神都不能变。
(1)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也许不同时代的“苦”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吃苦已不仅限于承受肉体痛苦
②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前辈通过吃苦奋斗为青年一代赢得安逸的成长环境
③年轻人同样需要吃苦奋斗为未来赢得机遇与希望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请仿照上联示例写出下联,表达你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3分)
上联:万丈狂澜,巨龙起惊涛,彰显自然伟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7分)
下面是小兰梳理的一些名篇名句,请你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