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2小题,约5220字。
高三化学月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
1.下列“假说“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至今仍公认为化学原理的是
A.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特征”
B.1808年盖•吕萨克提出的“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C.1811年贝来里乌斯提出的“不同原子显不同电性,因而产生吸引力形成化合物”
D.1887年阿伦尼乌斯提出的“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的粒子”
2.通过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对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有酸性
B.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H2SO4,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C.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说明浓氨水呈碱性
D.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与冷的浓硫酸发应
3.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Z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单质与氢气反应较Y剧烈
B.X与W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9
C.X单质氧化性强于Y单质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
4.某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H4+、Ba2+、Na+、Fe2+、Cl﹣、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数种.某
同学取4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测得溶液呈强酸性;
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有沉淀生成;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加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加入氯水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