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八年级化学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4730字。
河口区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八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纸张燃烧
C.铁生锈 D.食物的腐败
2.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3.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4.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最适合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氮气
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3H 3个氢元素 B.O 1个氧分子
C.Na 1个钠原子 D.Mg+2 1个镁离子
6.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汞 D.铜
7.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有的原子无中子。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
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9.一个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质量为Akg,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Bkg,那么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12A B. A/12B C. 12B/A D. 12A/B
10.图1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1.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2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
A.镁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2
B.镁原子的原子质量是24.31
C.镁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31%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Mg2﹣
12.图3中的化学符号表示两个原子的是( )
13.如果“ ”、“ ”、“ ”分别表示氧元素和另外两种元素的原子,则图4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1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集气瓶未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导管口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5分)
17.(6分)M常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图6)为:
(1)X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M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容易_________________电子。
(2)下列微粒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符号可表示为___________,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