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达标测试试卷(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8/21 16:58: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_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达标测试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_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达标测试.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_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达标测试.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_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达标测试.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_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达标测试.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_综合检测.doc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达标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故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分类标准不同,故B错误;钾盐与钠盐是根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根据盐中阴离子进行分类的,故C错误。
  【答案】 D
  2.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
  由图可知, 在该反应中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
  【解析】  是反应物,排除C项和D项; 在反应中失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故选B。
  【答案】 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得电子越多,其氧化性越强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要完成SO2-3→SO2-4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
  D.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存在下列离子:Na+、K+、NO-3、Fe2+
  【答案】 C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KCl溶液的导电能力
  B.固态KCl不导电,所以KCl是非电解质
  C.在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一定比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解析】 A项,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的多少共同决定导电能力,Ca2+所带电荷虽大,但若K+的浓度远大于Ca2+时,KCl溶液的导电能力大于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B项,KCl熔融或溶于水时能导电,是电解质,错误;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有关,强酸溶液里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大,弱酸溶液里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C、D项错误。
  【答案】 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CO2-3+2H+===CO2↑+H2O
  ②Ba2++2OH-+2H++SO2-4===BaSO4↓+2H2O
  ③Ag++Cl-===AgCl↓
  ④Fe+Cu2+===Fe2++Cu
  ⑤Cl2+H2O===H++Cl-+HClO
  A.①③  B.②③
  C.②⑤  D.只有⑤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达标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性质不属于金属的物理通性的是(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化学反应易失电子
  【解析】 金属的物理通性包括: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延展性。
  【答案】 D
  2.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
  B.只有气体产生
  C.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D.只有沉淀产生
  【解析】 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接着NaOH与FeCl3反应生成NaCl和Fe(OH)3沉淀。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3.以下方法中,用来鉴别稀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加热
  C.滴加稀盐酸      D.加CaCl2溶液
  【解析】 A项中澄清石灰水和两者均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B项中分别加热,因是溶液现象不明显;C项不可行,因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均较稀,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差异不会太明显;D项最好,Na2CO3溶液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NaHCO3溶液和CaCl2溶液不反应。
  【答案】 D
  4.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Al(OH)3→Al2O3  B.Al2O3→Al(OH)3
  C.Al→AlO-2  D.Al3+→A1(OH)3
  【解析】 Al(OH)3加热分解可直接得Al2O3,Al与强碱溶液反应可得AlO-2,Al3+遇碱可直接得Al(OH)3,Al2O3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Al(OH)3,应将Al2O3与酸或碱反应得Al3+或AlO-2,再与碱或酸反应,才能得Al(OH)3。
  【答案】 B
  5.某溶液里加入过量氨水或烧碱溶液都有沉淀生成,若加入铁粉或铜粉,溶液的质量都增加,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是下列中的(  )
  A.Al3+  B.Fe2+
  C.Mg2+  D.Fe3+
  【解析】 Al3+与过量OH-反应生成AlO-2,不产生沉淀;加入Fe或Cu时,只有Fe3+能与其反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达标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大约4 000年前,埃及人已经用硫燃烧所生成的二氧化硫漂白布匹。在古罗马著名诗人荷马的著作里讲到硫燃烧有消毒和漂白作用。下列物质①潮湿的氯气;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都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①④都是强氧化型漂白;②是化合型漂白;③是吸附型漂白。
  【答案】 C
  2.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A.与铜片反应
  B.与石蕊溶液反应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
  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解析】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涂在纸上,使其变黑;稀硫酸涂在纸上无明显变化。
  【答案】 C
  3.在存放照相机、显微镜、食品和药品的包装盒中常发现一些袋装透明的胶状颗粒,该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干燥,其成分是(  )
  A.活性炭  B.氯化钠
  C.硅胶    D.小苏打
  【解析】 以上四种物质中只有硅胶是干燥剂。
  【答案】 C
  4.下列对于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
  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
  【解析】 通常条件下,SO3是无色固体;SO2溶于水生成H2SO3,其为中强酸;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复现,SO3则不能;但SO2和SO3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跟碱反应,故D项正确。
  【答案】 D
  5.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C.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SO2和CO2在性质上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点很多,如都是酸性氧化物,都为弱酸的酸酐;能与Ca(OH)2、Ba(OH)2等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同点主要表现在:SO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CO2不具有漂白性;通过NaHCO3饱和溶液时,由于酸性H2SO3>H2CO3,所以SO2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但CO2不与NaHCO3反应;SO2中S为+4价,未达到最高价态,故SO2有还原性,但CO2不具有还原性。由以上知识对题目逐项分析即得答案。A项检验的是SO2;B项不管是否混有CO2都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项不管有没有CO2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均不能验证有无CO2;只有D项,酸性KMnO4溶液将SO2完全吸收,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说明一定有CO2;若无沉淀,则无CO2。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