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1题,约14510字,有答案解析。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
A. ②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
2.下列图示对应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甲装置可用于除去CuSO4•5H2O中的结晶水
B. 乙装置可用于MnO2和氯化钾溶液的分离
C. 丙装置可用于分离出I2的CCl4溶液
D. 丁装置可用于酒精和水的分离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
C. 同温同压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质量一定相等
D.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也一定相等
4.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 0.3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总物质的量为0.9mol
B. 10℃时0.35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 g水,再冷却到10℃时,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ol•L-1
C. 用1L水吸收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所得氨水的浓度是1mol•L-1
D. 50mL 1mol•L-1的KCl溶液和100mL 0.25 mol•L-1Mg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5.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物质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1)食醋、牛奶、加碘盐、水
(2)冰、干冰、氧化铁、金刚石
(3)氯化钠、硫酸铜、盐酸、硝酸铝
(4)纯碱、烧碱、碳酸钙、氯化亚铁。
则下列组合中合理的为
A. 牛奶、干冰、硝酸铝、碳酸钙 B. 水、金刚石、盐酸、烧碱
C. 食醋、氧化铁、硫酸铜、氯化亚铁 D. 加碘盐、冰、氯化钠、纯碱
6.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HCl) 饱和碳酸钠溶液 洗气
B CO2(CO) O2 点燃
C 乙醇(H2O) 生石灰 过滤
D NaCl(Na2CO3) 盐酸 蒸发结晶
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 用含有0.01mol氯化铁的水溶液制成氢氧化铁胶体,含有的胶体粒子数为为0.01NA
C.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分子数为NA
D. 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8.下列各组离子,在澄清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u2+、H+、Cl-、SO42— B. Na+、H+、SO32—、Cl-
C. Na+、Cu2+、SO42—、OH- D. H+、K+、HCO3—、Cl-
9.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YBa2Cu3Ox,现欲合成0.5 mol此高温超导物,依化学剂量比例.需取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 0.50,0.50,0.50 B. 0.50,1.0,1.5
C. 0.25,1.0,1.5 D. 1.0,0.25,0.17
10.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
C.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后无现象,再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Cl-
11.V L浓度为1.000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 向原溶液中通入常温常压下的HCl气体22.4V L,使其完全溶解
B. 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
C. 向原溶液中加入10.00 mol•L-1的盐酸0.2V L,再稀释至1.5V L
D. 向原溶液中加入V L 3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
12.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32-、OH-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中,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 ④②③②①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 D. ①②④②③
13.在一定温度下有分解反应A(固)=B(固)+C(气)+4D(气).若测得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氢气的10倍,且当所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时,所得B的质量为30.4g,A的摩尔质量为
A. 252g/mol B. 182.4g/mol C. 120.4g/mol D. 50.4g/mol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Zn2++Ag
C.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D. 过滤时,要将待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
7.工业上用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4Cl。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NaOH、Na2CO3、BaCl2,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
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 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可能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坩埚等
D. 该流程中得到的晶体用到了溶解度的差异性
8.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可确定有Cl-存在
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 可确定有SO42-存在
C 向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已知:Cl2+2I—===2Cl—+I2) 原溶液中有I-
9.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 g B. 32 g C. 32 g/mol D. 64 g/mol
10.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①0.5 mol氨气 ②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 ③4 ℃时9 mL水 ④0.2 mol磷酸(H3PO4)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④②③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0.2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L
②若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③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④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
⑤28gCO的体积为22.4L
⑥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⑦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⑥⑦⑧ C. ⑤⑥⑦⑧ D. ④⑦⑧
12.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充满氨气后总质量为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满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17"m" _2)/"m" _1 B. (17"m" _3)/"m" _1 C. (17("m" _3 〖"-m" 〗_1))/("m" _2 〖"-m" 〗_1 ) D. (17("m" _"2" 〖"-m" 〗_"1" ))/("m" _"3" 〖"-m" 〗_"1" )
1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6∶17 B. 所含电子数之比为16∶17
C. 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7∶16 D. 密度之比为17∶16
14.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20mL 0.3mol•L−1 MgCl2溶液 ②30mL 0.5mol•L−1 NaCl溶液
③40mL 0.5mol•L−1KClO3溶液 ④10mL 0.4mol•L−1 AlCl3溶液
A. ③②①④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③①④
15.某硫酸钾溶液的密度为1.20 g•cm-3,其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4.0 %,500 mL该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A. 0.5 mol B. 0.25 mol C. 0.20 mol D. 0.15 mol
16.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