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学设计9
- 资源简介:
约494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统编版)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诫子书
教学目标
1. 做一回读信人,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的韵律美,疏通文意,体会情感。
2. 圈点勾画,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绘制家书思路图,理清文章内在的逻辑,解答疑惑。
3. 拓展勾联多重材料,探究“静”与“君子”的内涵,体会家书主旨,体悟其现实意义与价值。
4. 通过课文的学习,强化对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历史思维。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圈点勾画,梳理家书思路,理清文章内在逻辑。
教学难点:
1.探究“静”与“君子”的内涵,理解家书内核。
2.关联当下,体悟家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教学过程
情境设置
国内首档书信节目《见字如面》备受瞩目,好评如潮。一位位读信人带我们走进书信背后的动人故事,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感受书信中前人的智慧与深厚的文化。
为丰富校园文化,引导同学们从经典中汲取智慧,校团委拟举行校园版《见字如面》节目,邀请同学们一同参与筹备。这期,我们将拆封的书信是诸葛亮劝诫儿子的一封家书——《诫子书》。
任务一:做一回读信人
我们将做一回读信人,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封家书。
(一) 字正腔圆,富有节奏
要读好书信,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教师范读)明确字音、停顿与重点字词字义。
字音:音义相关。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语境,确定字义,进而明确字音。
停顿:①句首发语词后要有停顿,如“夫/君子之行”。②连词前面要有停顿,如“静/以修身”。③主谓之间要有停顿,如“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二) 体会情感,动情诵读
要做一位优秀的读信人,我们还要读出这封家书中深切的情感。这封书信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1.链接家书背后的故事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地名),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三国志•诸葛瞻传》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三国志•诸葛亮传》
这封家书中寄托着一位父亲历经一生后对儿子最殷切的教诲与最深切的期望。读出这份深情尤为关键。
2.动情诵读,把握深情
请参考示例,结合对文意的理解,运用第一、二单元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