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初中阅读题型+答题技巧+例题汇总讲义
- 资源简介:
约89540字。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初中阅读题型+答题技巧+例题汇总 讲义
目录
议论文阅读 2
一、 中心论点 2
二、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
三、 开头的作用 6
四、 论据分析 8
五、 论证思路的梳理 9
说明文阅读 10
一、 说明对象 10
二、 说明方法及作用 11
三、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13
四、 说明文的语言 16
记叙文阅读 18
一、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18
二、 开头段落的作用: 20
三、 中间句段的作用 21
四、 结尾句段的作用 23
五、 插叙的作用 24
六、 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 27
七、 人称及其作用 28
八、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30
九、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32
十、 词语赏析 34
十一、 人物形象分析 35
十二、 表达方式 37
议论文阅读
一、中心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注意: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例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竞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国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 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 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瓶?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诫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位像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若。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情。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例题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执奋斗之笔 书青春之卷
朱忠忠 王骏
①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五四运动以来的104年,岁月因青春奋斗而更加静好,世间因青年挺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