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考诗词鉴赏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22 19:4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3年中考诗词鉴赏题

1.(2003年哈尔滨)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2.(2003年黄冈)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答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全诗以     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感受。
(2)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的理解。
答:
(2003年咸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答:
4、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句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与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