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五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全科试卷(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三明市五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doc
福建省三明市五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doc
福建省三明市五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
福建省三明市五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doc
福建省三明市五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doc
福建省三明市五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doc
福建省三明市五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听力).mp3
福建省三明市五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
福建省三明市五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doc三明市五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基础与理解 共38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⑵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⑶ 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
⑷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⑸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⑹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⑺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⑻ 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⑼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⑽ 位卑则足羞, 。(《师说》)
(二)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过秦论》的选段,完成2-4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攻取、攻占
B.蒙故业,因遗策 因:沿袭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珍惜、爱惜
D.追亡逐北 北:溃败的军队
3.对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③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④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3分)
⑵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2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5分)
5.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 幢幢(chuáng):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1)诗中第三句是传神之笔,请简要分析“惊”字用在此处有何妙处。(2分)
(2)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4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9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黛玉进了贾府,贾母问黛玉念了什么书,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后来宝玉问黛玉是否读书的时候,黛玉出于礼貌、客气便回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